市场分化已成定局股指外汇股票配资门户,未来五年有人望房兴叹,有人从容挑选。
“再等等,房价还会跌吧?”
“现在不买,以后会不会更买不起?”
楼市迷局中,无数家庭被同样的问题困扰,高盛最新研报预测,2025年房价可能再跌10%,叠加此前20%的跌幅,累计调整幅度可能达到30%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二季度70个大中城市中,53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,比例创下近24个月新高。
五年后的房地产市场,答案早已写在今天的趋势里。
01 量价齐跌: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
当前楼市正经历一场结构性调整,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是“量价齐跌”。国泰海通证券最新报告指出,2025年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“量缩价滞、库存承压”特征。
新房销售面积持续下滑,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.1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12.6%,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,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。
价格方面,一线城市住宅均价下跌5.8%,二线城市下跌7.2%,三四线城市下跌8.5%,曾经坚挺的北京核心区学区房,价格已从高峰期的每平米10万元降至6.5万元左右。
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全国购房者观望情绪指数达到67.8%,创2018年以来新高,二手房成交周期普遍延长至45-60天,市场流动性显著降低。
02 人口结构逆转:需求萎缩成长期趋势
支撑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——人口,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。
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,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6.8%,0-14岁人口占比降至10.9%,国家统计局预计,2025年全年人口将减少约350万,这是自1962年以来最大的人口自然减少。
高盛研报预测,新房需求将从2017年峰值2000万套降至2030年的410-500万套,下降幅度超过75%,二手房交易占比则将上升,预计2035年达到总交易量的66%。
03 城市分化:五年后房价差距拉大
未来五年,不同城市房产将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展现出较强韧性,上海、北京等城市核心地段因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和政策支持,价格趋于稳定,深圳、杭州等城市依托轨道交通升级和产业人口导入,房价可能进入上升通道。
二线城市则显露疲态,2025年二季度二线城市新房成交同比骤降15%,库存去化周期从1月的19个月升至6月的23个月,产业基础良好、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有望企稳,而产业空心化地区将持续探底。
三四线城市压力巨大,面临人口流出和土地财政萎缩双重压力,房价可能进一步回调至3000元/㎡左右,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8个月,部分城市房价甚至跌破开发成本。
面对市场下行,政策已采取一系列措施。
金融政策持续宽松,多地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%左右的历史低位,部分城市首付比例降至15%,2025年房贷利率可能进一步降至2字头。
高盛预测需投入2万亿人民币,直接用于去库存,4万亿支持在建工程和债务重组,2万亿支持问题房企项目交付,若没有额外8万亿财政支持,楼市低迷可能持续至2027年。
面对复杂市场,决策应因人而异。
刚需购房者可择机入市,首付能达到40%以上,月供控制在家庭月收入30%以内,当前是较好时机。
一线城市2025年上半年新房降价8-12%,二手房降价15-20%,是自2015年来最大降幅。
改善型家庭迎来置换窗口,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改善型购房需求占比升至38.7%,同比增长6.3个百分点。核心区域与远郊区域房价差距收窄,降低了置换成本。
投资需谨慎,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住宅租金回报率仅为1.8-2.2%,低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,除非是核心区域稀缺房产,否则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已远不如前。
百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